秋季用餌,相比其他季節更為復雜、多變,魚的攝食偏好在短短時間內發生顯著變化,因此對餌料味型細節敏銳。筆者多次接觸經驗豐富的釣友,無不糾結秋季的用餌問題,稍微有些偏差,經常容易出現全體無魚口的情況。本文以此為起點,聊一聊秋季如何用餌。
秋季影響魚食性的主要因素既然秋季選餌、用餌復雜,自然是魚的食性所致,而魚的食性又受周圍水體環境、魚自身特征的影響,問題的關鍵在這里。
秋季可分為初秋、中秋、晚秋,三個時間段水溫差異顯著。初秋素有“秋老虎”的說法,意味著水溫并不低,像筆者所在的魯西等地,雖然清晨略有涼意,但中午依然穿著短袖、短褲,直至持續到國慶節左右。中秋則有明顯的水溫下降,多集中在 15-25℃ 間,而這個水體溫度恰是絕大部分淡水魚的最適水溫,此時魚活性高,攝食積極也高。深秋水溫下降顯著,甚至有冷風侵襲的感覺,釣友卻深知,垂釣大鯽魚、大鯉魚的黃金時間點到了。深秋的低水溫有過濾、篩選的作用,將一些抵抗力較小的雜魚過濾出,篩選出耐低溫的大魚,大魚為冬季儲存能量的需求,對腥味含豐富動物蛋白的食物敏感度極高。
另外需要指出的是,秋季是部分淡水魚的交配、甩籽期,一段時間魚表現得極為躁動,即便餌料極為講究,也很難吸引它們的注意,如果可以果斷避開這個時間點,或垂釣其他目標魚。筆者一直觀點,放生是為更好地垂釣,相信釣友同樣如此。
上文介紹了介紹了秋季水體環境的主要特征、變化,它們既是影響魚食性的關鍵,同樣是選餌、用餌的依據。
先說初秋。正因為初秋與夏末水溫相近,水體環境并無太大變化,選餌用餌依然延續夏季的思路。比如垂釣鯽魚,像麥香、奶香味的商品餌都是不錯的選擇;釣鯉魚,使用甜香、薯香味餌料,或者嫩玉米、發酵玉米等,經常能收獲大鯉魚。當然對于黑魚、鯰魚等掠食性魚,用手竿垂釣,直接用黑蚯蚓、新鮮的豬肝,或用被魚鉤刺穿脊背的小雜魚,效果突出。不難看出,初秋的餌料選用,與夏季并無明顯變化。
再說中秋、深秋,前文提及這兩個時間段水溫變化顯著,水溫適宜至水溫明顯下降的一個過程。魚不再偏好味型清淡的食物,更喜歡味型濃厚給予的強刺激。比如中秋時分餌料中可適當添加腥味餌,香腥味型就是經典代表。需要指出的是中秋左右,原本埋沒水底淤泥的植物莖葉,逐漸腐爛發酵,散發出乙醇氣體,特別是岸邊水草豐富水域,彌漫著淡淡的酒精味。所以中秋后酒味餌料需要得到重視。魚在這樣的水體環境下棲息,對散發酒味的食物興趣大增。像酒味的螺鯉 3 號主要用于秋季釣鯉魚,強于其他季節。另外如果是垂釣鯽魚,中秋、深秋。用酒米在水草處打窩,配合蚯蚓釣餌,是斬獲大鯽魚的最佳搭檔。
魚的食性復雜,單一味型經常難以應對,通常需要兩三種或四五種味型餌料,搭配使用,才能覆蓋到它的味型偏好,這點在秋季最明顯。比如經典的老三樣,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;再比如螺鯉 + 藍鯽 + 小雞飼料 + 拉絲粉等等。正因為秋季魚食性的復雜性,筆者每次垂釣幾乎各種餌料都會帶著,一旦發現魚狀態不錯,但魚口零星,果斷調整餌料,直至有魚口出現。
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,可能對您也有幫助:
秋季如何釣鯽魚???
秋釣注意事項【秋季釣鯽魚技巧】
鯽魚從用途上分兩大類:一為食用鯽,一為觀賞鯽。我們平常垂釣的大都是食用鯽,鯽魚的品種很多,我國各地有許多帶地方特色的優質鯽魚,如彭澤鯽、湘鯽、天峽鯽、鏡泊鯽等。此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土鯽。�
觀賞鯽身披錦彩,有紅、白、黃、紫各種單色鯽魚,更有五彩俱全的錦鯽,它們一群群一簇簇在水中游動,很像是一條彩帶在水中款擺。�
正由于人們對鯽魚的喜愛,也引起了專家們的關注,研究開發了鯽魚新品種。在人們的印象中,鯽魚總是那些長不大的“老頑童”,但是現在鯽魚長個了,如彭澤鯽據說單尾可以長到五六千克,那真是鯽中巨無霸。由鯉、鯽雜交而成的鯉鯽,也是大個子,據說兩年單尾就可長到3千克,真是喜煞我們這些釣魚佬。� �
由于鯽魚對水溫的適應性很強,一年四季均可垂釣,盛夏,當然是釣鯽的好時期;開春,在野外垂釣,首先咬鉤的也是鯽魚;到深秋,大多數魚都已禁口,可秋釣涼水鯽更具秋釣特色;到冰封水面時節,破冰垂釣,主要對象魚還是鯽魚。� 鯽魚還有一特點,不論是大水庫還是那些僅有盆碗之水的水坑小溝,到處都能找到它的蹤跡,所以許多釣鯽愛好者就說:地不分南北,水不論大小,只要你下竿,就不會失望。�
咬鉤特征:送漂�
魚咬鉤往上送漂,有的稱托漂、拱漂,而這正是鯽魚咬鉤的主要特征。有人說鯽魚是“撅著尾巴游,咬鉤就抬頭”,它咬鉤抬頭,漂子就向上升。它的這種表現,不分水域,不分季節,始終如一。釣手們將這種送漂的特點,作為判斷是否鯽魚咬鉤的主要依據。當然,送漂也不是鯽魚的專利,草魚、魴魚都有向上送漂的習慣,就是愛拉“黑漂”的鯉魚,有時也有不守規矩的時候。不過其他魚咬鉤送漂,另有特點,不如鯽魚送漂平穩。�
鯽魚咬鉤送漂,也隨水溫、水中含氧、水的肥瘦以及魚的飽餓程度的不同,有高低快慢之分。如水溫等外部條件合適,鯽魚個頭大,又餓,那它送起的漂子又快又高,反之則表現為低和慢。如春秋季節以及冰釣鯽魚,漂子只要輕輕點動一下,提竿就有魚。所以在這種時候釣鯽,要選用反應最靈敏的漂子,而且釣手全神貫注盯著漂子,還要眼疾手快。否則鯽魚吐餌,信息消失。�
隨著釣鯽的方法不同,漂態也有變化,如采用長腦線配懸墜的釣法,漂子的表現大多為“黑漂”;如用短腦線配底墜,則為送漂,就是用朝天鉤配七星漂,鯽魚咬鉤,漂豆也是一粒粒往上拱。�
對釣具的要求:輕細靈�
鯽魚個體小,在選用和組裝釣具時要圍繞著輕、細、靈三個字去做準備。�
輕:使用手竿,更應從輕,因為釣鯽時拋揚竿頻率高。一天提竿幾百次,釣手疲勞可想而知。所以一般選用3.6米至4.5米長的竿為宜,甚至還可選用2.7米的短竿。竿短必輕,如再選用碳纖竿,更加輕巧靈便。�
細:那就是釣線魚鉤都要細。釣鯽用線,越細越好,反應靈敏。如釣那些兩條還不足50克的小鯽魚,配最細的線,如果釣500克以上的大鯽,線應加粗。釣鯽鉤應根據魚的大小,選用1~5號鉤為宜。而且鉤條也要細。小鉤能隨著魚的吸食,隨水進入魚嘴。最好能選用無倒刺鉤,有些釣友認為無倒刺鉤愛跑魚,使用時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。其實用無倒刺鉤在上魚遛魚時只要釣線不松塌,魚兒是脫不了鉤的。無倒刺摘鉤快,尤其是釣小魚,摘鉤非常方便,用它還可演變出多種快速摘鉤方法。無倒刺鉤掛上衣物或鉤著人,退鉤極方便。�
靈:除了由細線小鉤帶來的靈敏之外,還要有一支反應靈敏的漂。另一獲得靈敏的途徑是漂墜的配匹要恰當。但是在實際垂釣時,僅有靈敏是不夠的,在水溫氣壓正常、水中含氧充足的條件下,魚兒游動迅速,躥來躥去在鉤餌邊形成道道水流,調得特別靈敏的漂子,這時會受到水流的影響,出現漂動,提竿肯定無魚。有時遇有風浪,過于靈敏的漂,也會受到影響,甚至漂子還會隨波逐流。遇到以上這些情況,遲鈍一點的漂子就特別適宜,所以在垂釣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,選擇相應的釣具和采用恰當的釣技。�
另外,“靈敏”與別的一些問題也有關連:如“結實”與“靈敏”有時就是一對矛盾,結實往往又是遲鈍的代名詞,線粗了鉤大了,獲得了較大的釣力,當然這也意味著遲鈍。不過現在有許多優質的鉤、線,這對矛盾易于解決,只不過多花點錢。還有“靈敏”與釣手的身體狀況也有關系,細尖風漂反應倒是很靈敏,可釣手眼力不濟,定有好漂,有時眼看得見,但手卻跟不上,也是枉然。所以在追求靈敏時還要考慮許多其他因素。�
釣鯽方法:�
采用長腦線懸墜一整套臺釣方法,是釣鯽很適宜的技法之一。在民間釣技中也有許多釣鯽的好方法。如短腦線配單鉤、雙鉤、扁擔鉤,加上擦底墜(通過漂墜匹配,使墜與水底似粘不粘),反應也很靈敏。朝天鉤配星漂,也稱得上是釣技中的一絕。長竿短線所進行的“三戳”——戳孔、戳拱、戳茬,這都是行之有效的釣鯽方法(三戳也適宜釣其他魚)。�
筏趕釣鯽,配上小串鉤,這是在秋天深水釣寒鯽的好方法。如在水底有枯草爛葉的地方,用海竿配“盒飯”。也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。�
人們有句老話,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,我們這些釣魚人不妨將它改為到什么水也釣什么魚。總之釣技有千條,貴在得法。
秋季釣魚的技巧
導語:秋釣,是各種魚類食欲旺盛又一個時期,大量攝食足夠食物以滿足長體增肥的急需,為準備越冬儲蓄更多營養與脂肪。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分享幾個秋季釣魚的技巧,希望大家能有好的魚獲!
秋釣,是各種魚類食欲旺盛又一個時期,大量攝食足夠食物以滿足長體增肥的急需,為準備越冬儲蓄更多營養與脂肪。因此秋釣針對魚兒來近水覓食的特點,無論白天或夜間能輕而易舉地釣獲來近岸找食物魚兒。所以釣近水總比釣遠水易多獲魚。
一、秋季釣魚的技巧——釣具釣組
既然是釣近水,使用的手竿4.5—6.3米長就行。采用高碳、優質、硬調魚竿,中鉤后可減少遛魚時間,較快降優它。主線使用2號優質漁線。線齊竿長,特殊情況下也不宜超長30厘米為好,便于操作方便;腦線使用1.5號優質漁線,腦線宜短不宜長。魚鉤使用優質伊勢尼7—8號,丸せ8—9號鉤,這樣匹配的釣組用鉤基本能適應穿刺各種魚兒。漂、墜的選擇余地比較大,可根據釣手的喜愛和方便而定。
二、秋季釣魚的技巧——釣位
1、雜亂處。
所謂的“雜亂”,即水域中有水草、樹枝、竹尾、石頭群等等。秋季在湖泊、庫塘釣魚,應選有雜草、雜物、石頭堆、溝坎、坑洼、暗槽、斜坡、水底雜亂處、淺水與深水的結合處。在這些地方匯集、孳生著微生物、昆蟲、幼魚幼蝦。這些是各種魚類的美食佳肴,受到魚的喜愛。在寬闊光面水域中,哪怕有一概樹枝、木樁,一小堆水草等都是垂釣的最佳地方。因為魚兒早晚溜邊傾向特別明顯。會游到這些雜亂近水岸“進早餐”和“進晚餐”,下鉤必有獲。忌釣光面遠處大水域,獲魚無幾。
2、遮陽陰涼處。
湖庫大多利用峽谷地形及自然河流的落差截流筑壩或開挖而成,水深差異很大。有的近水岸斜坡水深,有不少的喬木植物遮住火熱的太陽,這些自然形成陰靜的秋季釣位。因陰涼處相對溶氧充足些,水溫適宜,這些地方成為了魚類棲息覓食的好場所,也是秋釣好釣位。
3、定點投餌喂魚處。
在許多水庫、池塘都有業主經常投放青草、農作物、顆粒魚飼料喂魚的固定點。天長日久成了魚類固定的大食堂,甚至也吸引多種魚類在投放點游來游去等待就餐。在這固定點撒上誘餌做窩下鉤,往往都有理想的釣獲。
4、水邊凸處。
水岸邊凸地處稱為“鏵尖”,有的釣手稱為“犁頭”地形。這種水域地開在任何時候都是首選的最佳釣位,比較易釣獲魚,在入秋后,更成為魚類游弋左右邊近水岸的通道,常有大魚出沒在這魚道上。如釣手把釣位選擇在這鏵尖處,定能輕而易舉地誘引釣獲大魚。
5、水淹莊稼地。
在秋季常有臺風登陸,遇上特大暴雨,或是邊疆幾天大雨不停,水庫、低洼魚塘洪水流溢,水位突然升高,水勢淹沒農田的莊稼地、蔬菜地、豆蔓瓜果地。這些都是魚類的最好食物,各種魚類敏捷活躍游入水淹莊稼地里開懷飽食。“水漫金山”,昆蟲浮游逃竄,更多魚類近岸捕獲美味佳肴。如是遇上或選擇這種特殊形成的釣位。這里秋季最理想的垂釣位,收獲魚不一般。
6、常有人洗刷處。
在經常有人淘米、洗菜、洗碗筷鍋盆、洗衣洗用具等場所,有許多殘留的糧食、菜葉、昆蟲等,滯留近岸水底水面。在安靜無憂的時候或早晚時段,魚會不由自主地游向這些地方,尋找或挑選它們滿意的食物填充饑腸轆轆的肚子。此時伸竿近岸下鉤,釣獲它們不在話下。
三、秋季釣魚的技巧——釣技釣法
秋季釣魚,釣得多與少,釣得爽與煩,在使用的誘餌與釣餌肯很大講究。
1、誘餌:
使用誘餌一般原則宜多不需精。秋季魚兒食量大,饑不擇食,誘餌打窩數量必須要多一點,方能起到誘魚集窩數量必須要多一點,方能起到誘魚集窩的作用。一般誘餌以自制“藥米”和購買“麝香米”商品餌,也可用發酵的混合飼料、米酒糟、煮得爛熟的紅薯、流白漿的嫩玉米粒為誘餌;或用魚蝦粉少量,拌新米飯粒、麥麩、菜籽餅、細嫩大米糠混合捏成團,雞蛋大小團投入選好的釣點做誘餌聚魚。
2、釣餌:
使用釣餌強調宜精不宜粗。釣餌比較多,常用有素、葷兩大類。a、使用素餌。要優先選用顆粒狀商品餌料,要突出香味。采用的餌料必須強調狀態,宜較不宜更,比重宜重不宜輕,霧化效果要講究,要巧妙善逗魚,只有這利,才能有好的釣績。在選用餌料時,對不新鮮、有異味,有霉變的料不能使用,用新鮮麥麩、豆餅、菜籽餅加上所釣魚種的商品餌調整餌味,也可另加一部分拉絲粉或濃腥粉,釣餌能搓能拉比較好,有時小雜魚鬧釣厲害,不宜加濃腥粉,否則只有一個辦法:更換釣位。b、葷餌。常用的有蚯蚓、紅蟲、蠶蟲、大青蟲、蛆蛹、蟑螂、螞蚱等等。不同的餌釣不同的魚有講究:如釣鯽魚,水蚯蚓、孑孓為最佳;如釣草魚,嫩草葉與尖芯、螞蚱、蟑螂為佳;如釣鯉魚,蚌肉為佳;如釣青魚,螺螄肉為佳;如釣鲇魚,大青蟲、蚯蚓為佳。蚯蚓是萬能餌,很多魚都會吃。
3、離底釣:
在秋季魚喜歡近水溜邊吃觸底或離底的食物。釣手可采用調5目釣2目的方法或用調4目釣1目的辦法施釣。也可以設定一個目數,掛好餌找到底后,將浮漂下拉1—2目施釣,使鉤餌離底一點,防止泥沙雜草覆蓋釣餌,這樣比較穩妥。釣靈不釣鈍,釣鈍易跑魚。
秋釣的釣法要靈活多樣,根據三秋氣溫、水溫不同,釣技釣法也有不同,適時而變:如釣鯉魚,宜守不宜走;若釣草魚,則半浮釣或浮釣;若釣鯽魚,釣早不釣晌,宜早晚釣底,釣近水障礙物;若釣鲇魚,傍晚至夜間觸底釣。
四、秋季釣魚的技巧——注意事項
1、必須保持釣位的安靜。
秋季釣近水,安靜與隱蔽顯得十分重要。因為釣手與魚距離近,釣手應盡量減少發出各種響聲。這種近岸噪音有礙魚兒近水覓食,噪中生亂不安逸,魚類嗅覺與聽覺特別強,一有風吹草動逃離迅速,要求釣者誼坐不誼站,盡量隱蔽身影,不宜穿白色服裝,減少對魚的驚擾,使于毫無顧慮大膽近水咬鉤。
2、起魚一陣要適時補窩餌。
大家都知道,只要釣點有魚提起,就要適時補窩。補窩是再誘魚,強留魚,再續釣的延伸,是關鍵五一節,秋釣底層鯽魚等魚類,適時補窩顯得非常重要。補窩餌宜適量,太多魚吃飽后一去不復返,太少難留窩中魚,恰如其分可造成魚吃不飽,又想吃,游動在窩邊的效果。
關于夏夜釣點的選擇,是與白天不完全相同的。因為夜里的環境比較安靜,魚兒會時不時的在靠近岸邊餌料豐富的水中來覓食。所以深水區的釣點一部超過3米為宜,淺水區的水位要深過1.5米才好。對于清濁不同的水域,應按“清釣深、濁釣淺”的原則適當調整。晚上魚覓食大都有其固定的洄游路線,選擇魚的洄游路線是夜釣的關鍵。怎樣才能找到魚的洄游路線呢?
一般用觀察的方法。需要說明的是觀察法適用于比較熟悉的水域。在通常情況下,早晨和傍晚魚較多的地方,夜間常有魚兒進食而發出響聲的地方;白天經常釣魚有人喂窩施釣的地方;深水與淺灘交界的地方;流水與靜水交界的地方;水面的細腰地段,涵洞口處,雜草叢生的淺水灣處等等,這些地方均是夜間魚兒經常出沒和光顧的場所,只要平日里注意觀察便會得知。
觀察法是對熟悉的釣場,那么,平日里不太熟悉的水域就不能用觀察方法看了。這時比較好用的方法就是培養法。培養法就是要加大誘餌用量和投放次數,誘魚進窩并形成定時定點覓食規律的方法。老釣手都知道“善釣者必先善誘”的道理,特別是在水闊魚稀的野釣中,是否“善誘”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,直接關系到魚獲的多少。但是我們要對已定好的窩點進行精心地呵護,才能使之長時間保持并增加對魚的力,使魚兒養成定時定點來窩點“就餐”的習慣,因此定時定點投餌誘魚是十分必要的`。
在較大水面釣場時,魚的密度相對較小,活動范圍較大,某一個釣點對于魚群的力相對較弱,所以,大水面釣場更加應該關注定點投餌誘魚。一般我們把投餌的時間定在傍晚,這里建議大家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每天一次,一個理想的釣點建立需要經過3次以上的投放。還需注意的是,在窩點垂釣時,上魚后及時補窩。我們提倡的補窩原則是“少量勤補”、“收竿也續”,保持窩點對魚兒的力,才能使魚越聚越多。反之,窩點餌料不斷減少,我點對于魚兒的力也會慢慢消失。
一、天氣暖和一點
初春季節,氣溫春暖乍寒,應選擇晴好天氣,尤其是連續幾日的大太陽天是出釣的最佳時機。通常為晴天風力在3級以下,上午9時至下午3時最好。這個時段在陽光沐浴下不僅人會感到暖意洋洋,魚兒也照樣歡快舒暢,見到有好吃的一定不會放過。
要避開陰天或者下雨刮風的時候出去釣魚,陰雨天或者風力超過4級,不僅你人會覺得不舒服,而且魚兒也會躲在深水里不愛動,這時候釣魚一般沒有什么好的收獲的。
二、釣位靠近一點
春釣邊,春釣草,是釣魚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垂釣經驗。向陽背風的灣子里,水中有草或者石頭、樹樁等障礙物旁通常靠岸近,水位淺,陽光可以直射到底,水體升溫快,是早春時節魚兒愛去覓食的場所,選擇在此處下溝,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。至于釣多深淺,應視情而定,通常不超過1米為宜。
三、布點要多一點
早春釣魚,由于水溫低,魚的活力不夠,死守一個釣點往往難以奏效。要根據春季魚兒慵懶,活動半徑小的特點,多點布窩。通常布上3-4個窩為宜,這樣可采取游記方式,一個釣點無魚了,可以幾個窩點輪換著釣。在布窩時需要注意的是餌料要精但量不一定要大,布窩時使用布窩器,這樣可以精準到位,省時省力省料。
四、餌料鮮活一點
溫度在15℃以下(通常庫區溫度還低2℃-3℃),使用葷餌腥腥餌尤其活餌要優于各種素餌。布窩用活蟲加腥香型商品餌、泡制的酒米就可以,而釣餌一定要用活餌,且愈鮮活愈好。北方這個時節通常使用的活餌有蚯蚓,紅蟲,面包蟲等,最常用的是紅蟲,紅蚯蚓。紅蟲應根據個體大小采用不同的方式上鉤:蟲小或三個或四個用紅線系于鉤上;如果是單蟲著鉤,就要選用個大的,從蟲的腹部輕輕穿入,不露鉤尖,要盡量不使其體液流出。紅蚯蚓只取兩頭,去掉中段,上鉤時不露鉤尖,讓蚯蚓更好的保持其活性。鮮活的紅蟲,紅蚯蚓在鉤上不停地扭動,可以有效地逗引魚兒上鉤。
五、釣組靈巧一點
初春時節,魚的活性差,魚口輕,信號弱,主要對象魚是鯽魚、小白魚及白鰷、馬口、公魚等小型魚,這對釣具組合提出了特殊要求,主要體現在小、靈、軟、輕四個字上。小是指用線用鉤用漂小。一定要選用優質上好的釣線,我在初春時節主線為0.8號,腦線0.2號火線(此線入水后柔軟,其拉力達尼龍線三倍以上)。吊鉤為3號白色丸せ(此鉤條細,鋼硬,鋒利堅韌,是釣春魚的利器)。漂選用1號短尾小漂為宜。
有的釣友或許擔心在野釣線細鉤小會切線或脫鉤跑魚,其實不然,實踐證明,線細鉤小漂小靈敏度高,只要細心操控不會出現切線斷線或脫鉤跑魚的情況,還常常會有驚人的收獲。
靈為調得釣組靈,不過在提竿時機把握上,不能因為釣組靈而提竿過早過快,一定要等魚餌完全被魚吸入口中吃牢后再提。通常為浮漂明顯升高或完全黑漂的瞬間抖腕,此時提竿十拿九穩。軟是指要選用軟調性釣竿。使用軟竿不僅手上感覺好,更重要的是便于操控,使操作更精確細膩,還能起到防斷線跑魚的作用。輕是要求施釣中手上操控輕柔有彈性。由于線組細,應克服動作過硬過急過猛,尤其是當中大魚時,千萬不要驚慌失措造成操作失誤,要利用軟竿的優勢,柔性控魚,切忌生拉硬拽。
這里還要特別提醒:正是因為線小鉤小,千萬不可圖省事飛魚上岸,只要重達100g以上的魚就一定要使用抄網。另外,進入仲春以后,隨著氣溫的漸漸升高,魚的活力不斷增強,要逐漸加大線粗,鉤的型號。
六、隱身再好一點
善于隱蔽,不讓魚有所察覺或收到驚嚇是釣好魚的先決條件之一。春季由于多是釣邊釣淺,隱蔽身體更顯重要。有關隱蔽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,這里我只著重強調三點:
一是隱蔽服飾
重在巧裝,要穿同時節自然景物相接近的服裝,如迷彩服使服飾顏色同自然景物顏色渾然一體,讓魚不便察覺。如果衣服穿著與自然景物反差太明顯,投射在水中會形成異常倒影,讓魚格外警覺。
二是隱蔽動作
取放物品,輕手輕腳,輕拿輕放,動作麻利,干脆利落,忌拖泥帶水弄出大的動靜來,避免高聲喧嘩,一切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,不讓魚受到驚擾。
三是隱蔽走動
因為是多個窩點輪換著釣,需要來回挪動走動。在從一個釣點向另一個釣點運動時,切記不要順著水邊走,這樣腳步聲和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會讓魚有所警覺。建議走“M”線路,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走路響動和身體在水中投影,做到來無影去無蹤,神不知鬼不覺,好讓魚兒在自然放松的情況下就餌。
1、秋季什么時候適合釣魚?
初秋氣溫依然炎熱,應選擇陰天和早晨傍晚時分施釣。
仲秋節氣,天氣開始轉涼,早晚溫差大,可選擇多云轉陰和晴朗大氣,北風2—3級最佳,并可全天施釣。
深秋霜降前后,氣溫一般降至15℃—20℃,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法。此時是魚類越冬前最后一次攝食的旺期,釣者們要抓住有利時機,魚兒極易中鉤。
10月中旬以前水溫較高,6-10時和15-18時,水溫一般在20℃-28℃,此時魚兒也較活躍,是最佳垂釣時間,上鉤率高,而午間魚較少。深秋水溫低,10-15時上魚較旺。
從一天的天氣看,盡可能選擇無風或風小的天氣,在大風天氣中,一般也是早、晚風小些,中午大些,因此宜釣早晚。初秋季節雷陣雨過后,是垂釣的理想天氣,此時水中溫度明顯下降,水中含氧量高,雨水沖刷河、湖岸,帶入大量食物,是魚兒的天然好餌料,此時魚兒游動吃食很活躍,容易上鉤。
2、秋季釣魚選多長的釣魚竿好?
剛入秋時,天氣還是很熱,魚多是在深水里活動,此時宜選用海竿垂釣深水層的魚,尤其十一在水庫、湖泊中垂釣。晚秋則宜選用手竿,5.4-6.3米長為好,線長3-4米為宜。
秋釣水位要以不同時間和氣溫之高低而定。在秋熱水溫高的天氣里,魚兒會潛入深水中覓食。這時采取追深找魚而釣。釣深不是越深越好,水位如超過5米深之水底,就必然氧氣不足、光線較暗,自然餌料較少,魚兒是不會在此久留活動的。為此秋釣水深要適度,一般3-4米深較為適宜。
仲秋之后風和日麗,不冷不熱,這時釣深釣淺可以靈活掌握。如在草窩或渾水中釣魚時,因它的隱蔽性好,淺到50厘米的水位也能照常釣獲。如釣無草明水時一般水位在1-3米左右深就較為合適。
3、秋季釣魚用什么魚餌好?
立秋時節垂釣的誘餌以發酵的混合飼料為佳,釣餌則以素餌為主,包括面餌、饅頭、紅薯、玉米粑、米糕,以及放入香油、糖揉成的面粉團。
秋分后,魚類將隨氣溫水溫的變化而改變其生活的食性,為了越冬做好儲存體內營養和熱能的準備,此時選餌,多為濃腥型或濃香型的誘釣餌。在大面積水域中施釣,要打重窩,可在誘餌中加入動物肝臟,能加快誘魚速度和上鉤率。
晚秋釣魚的釣餌以蚯蚓、紅蟲、小蝦、螺獅肉、蜆肉、蟑螂等葷餌為佳。
4、秋季釣魚如何打窩?
地點宜選擇在庫、湖、河、溪等灣子的淺灘處,最好是選在淺灘低洼處、凹凸不平處、底部有暗河處、溝坎處或陡坎坡下地形復雜處。
橋墩、碼頭、閘門、淘米處和有樹樁及滯留雜物等附近淺水處,也是做窩的好地方。
不同的魚種,喜歡不同的底質。如釣鯽、鯉等魚,釣窩以選在淤泥底質為宜。草魚、鳊魚則宜在水草附近做窩。
5、秋季釣魚如何選擇釣位?
秋熱時,釣位選在有樹木、竹子等有障礙物的水域和岸上陰涼之地。魚兒喜歡在此棲息覓食,在此垂釣人也涼爽。釣位應選在上無高壓線、左右沒有樹木等物干擾的平坦之地。這樣既能拋竿遛魚方便,而且釣魚愛好者還可穩坐放心安全愉快地垂釣。
秋釣中,找到自然的草隙草洞撒餌施釣當然理解,可是根據實踐,這樣的機會確實不多。如找到岸邊水草叢生,而又沒有草洞時,窩位就選在適當的水草前沿或缺口處布窩施釣,效果也很不錯。如見草縫不大難以下鉤時,可將竿尖細的一節退回,用稍粗的尖端把草縫挑成碗口大的洞即可撒餌施釣。
大小草窩選好3-5個后,就將空鉤釣組送入草窩中試探,若洞口與水底暢通無阻就是好窩。除此,窩點與岸邊距離要與自己的竿尖能即且宜近不宜遠,才能方便自如地垂直施釣。
水中有各種不同的水草,此乃是最好的垂釣窩點。不僅隱蔽性好,而且氧氣充足,天然食物又多,為此任你將誘餌撒于何處,魚兒都會積極覓食咬鉤餌格外好釣。
秋后,深潭水域中魚多、魚大好釣取。選擇大面積水域時,流水的緩彎處、堤壩的凹凸處、深淺水域的交界處、橋墩處、閘口處。選擇小自然水域時,小水塘中的殘樹枝、石隙基礎處、殘留水草間隙處、村口魚塘的洗涮處、溪溝河流的坑洼處,這些地方都是魚類覓食護身避寒的天然好場所。
秋季野外釣魚五大技巧
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,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,陶冶人們的情操,提升自我修養。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秋季野外釣魚五大技巧,歡迎大家分享。
一、魚草有緣
秋季,水草在光合作用下,使得水中氧氣充足、食物豐盛,給魚兒創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。有水草的地方可以降低強烈的陽光照射,符合魚類避強光、趨弱光的習性;加之秋季水草已經不像夏季那樣濃密,即使魚藏身其間,也不會感覺缺氧。從秋釣的實際情況看,雖然魚有靠近岸邊覓食的愿望,但也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,在沒有水草的岸邊,安全缺乏保障,魚很難靠近。另外,秋季早晚溫差大,水革也能為魚兒擋風御寒,且釣者的人影、竿影會被水草擋住。由此可見,魚與水草確有不解之緣。
二、秋釣天時
1、初秋時如是晴天,就“寧釣早晚(6~10、16—19)時段,不釣中午半天”。因早晚的氣溫水溫相對偏低,氧氣充足、光線暗淡,魚本能地感到舒適安全,沒有戒心而到處暢游覓食,比較好釣。
2、從仲秋到晚秋的天氣不冷不熱。這不僅使釣魚人感到清涼舒適,而且水中的魚也覺得水溫適宜而十分活躍,到處攝取食物,因此是全年釣魚的第二個黃金季節。3.從晴轉雨或從雨轉陰亦是適合秋季釣的好天氣。除此之外,秋雨綿綿伴有微風(風力1—2級)吹的時候,只要注意安全、施釣有方,必能事半功倍。
三、釣位選擇
岸邊水草是藏魚之處。在野河、水庫的岸邊,盡量尋找自然草洞為窩是最為理想的。如草中無縫隙就選在適當的水草前沿、邊沿或缺口處為窩也不錯。找有水草的水域施釣,魚不僅多,而且大。但在草邊打窩是有講究的,不能匆忙投餌,應先了解一下水草分布的基本情況。比如:在選定的窩點用釣組試探一下,看看是否會掛底i摸清水的深淺,找出水深適合且有利于下鉤的草空。此外,選窩點時第一選擇是將自然形成又有一定深度的草洞作窩,這樣既保證了魚不缺氧、不浮頭,又不容易驚擾到魚。第二是選擇較隱蔽的草邊,讓魚不能在水下感應到河岸上的動靜和倒影。第三選擇是盡量避開人多的地方,找安靜的環境,同時注意輕遞竿,緩放鉤,小走動,勿吵嚷,特別是換窩時腳步一定要輕。
四、餌料選擇
用餌之道,釣諺曰:“春香秋淡,夏素冬葷”。它告訴釣者秋用誘餌不宜味濃。因為這時水濕適度,用餌味稍淡,穿透力也強,誘魚效果更好;而且還應虛實結合,少量投入,以免魚吃飽而去。秋季乃需葷素兼備,以素為主交替運用,以便適應雜食性魚的需要,靈活運用。
1、釣前誘餌聚魚。野外水域,魚少又分散,誘攏后釣之,方有大收獲,且宜久誘。秋季,使用誘餌一般原則宜多不需精。秋天魚兒食量大,饑不擇食,用誘餌打窩數量必須要多一點,方能起到誘魚聚窩的作用。誘餌以自制“藥米”和商品餌混合后攪拌小米為誘餌,也可用發酵的混合飼料,如米酒糟、煮的熟爛的紅薯拌玉米粒、麥麩、菜籽餅等,捏成大小的團投入選好的釣點來誘餌聚魚。
2、釣餌投其所好。秋季是魚兒大口狂食,為越冬做營養儲備,此時釣餌要投其所好,選擇富含蛋白質等營養高的食物。配方推薦:“牛奶釣餌”,文火焙炒出香的大豆粉40%、面粉40%、麥乳精10%、豌豆粉10%,以牛奶調成混合面團,這樣的釣餌對鯽魚有特效。第二種,主料:炒后磨細的芝麻粉、奶粉、碾成泥狀的蠶豆粉各若干。將主料與配料拌合,邊加水邊揉搓,再撤一點山芋粉,切忌撒多,繼續加水和勻,然后用力揉搓,揉搓的時間越長,它入水后耐泡的時間越久。商品釣餌,這是釣友們用得最多,也是最喜歡用的釣餌。面對五花八門的商品餌,如何選擇,釣友要有自己的主見,不可盲從,不可雜亂,要誘釣一致。就釣餌來說,一般突出腥香,以香為主,腥為輔,香腥結合,種類不可多而雜。在晚秋時,釣友們常用蚯蚓做釣餌,使用時,可先把蚯蚓放入香粉或面粉中反復搖動,讓某身上蘸滿粉末,這樣做即方便上鉤,又利于誘魚。紅蟲也是很好的釣餌。使用時應將紅蟲綁成把兒,這樣的紅蟲在水中鮮紅奪目,并散發出一種比較特殊的味道,會極大地刺激魚的食欲。蚯蚓和紅蟲,是一種天然鮮活佳餌,適口性很廣,很適用秋季釣魚。
五、施釣技巧
1、釣者要“三不離”(手不離竿,眼不離漂,鉤不離底)。垂釣中要手不離竿,使得鉤餌垂直入窩,并時刻調整,以減少鉤掛草的麻煩。眼不離漂才能集中精力,看清魚兒吃鉤時漂上反映的微小魚訊,及時提竿獲魚。鉤不離底才能有效地釣獲習慣于水底棲息覓食的底居魚類。
2、提竿技巧。釣者在垂釣中應集中精力,見漂微動,在魚咬鉤與吐鉤瞬間,必須快速將魚垂直提出草窩,絕不能讓魚有半點停留鉆草的機會,否則就會有斷線跑魚,造成驚散窩中魚再釣難的憾事發生。
3、動態施釣。在布好.的備用窩中,以人找魚的游擊方式輪番施釣。有魚上鉤的窩要勤補餌繼續釣之,無魚者棄之不用。如此擇優選窩找魚施釣,就會不誤釣機多獲魚。加上你選好的天時,占據地利優勢,餌料對路施釣有方,今秋傍草釣邊,必然獲豐收。
拓展閱讀:
江邊釣魚技巧
1.釣點
在有水中建筑物的部位會比較適用江邊提釣,就比如在引水工程的混凝土框架周圍。這是因為此類水底地勢復雜,“曲徑回廊”,錯落有致,就會使仍下的誘餌很容易就滯留堆積,從而不會被江潮帶走。再加上此類部位一般都是水深在(4-7米)水流不急,所以便是魚兒集中在一起,棲息覓食的好地方。而且人站在框架上,釣線垂于身下,提釣會非常的方便,不像在岸邊斜拉易掛鉤。
2.漁具和餌料
江邊提釣的釣魚工具一般是用自制的活線竿,其中最簡單的就是為一繞線筒加一提釣竿。提釣竿一般長約2米,竿尖縛有一個瓷眼,釣線穿眼而過,釣者一手執竿一手持筒即可收放自如。若再上檔次一點,提釣工具便是自制的繞線輪固定于釣竿柄部,這樣會更輕巧而實用。
提釣一般為雙鉤,腦線分別為200毫米和100毫米左右。在兩腦線與主線結合處有一沉墜,固定或活動均可。但要根據水的流速來增減重量,無流速難釣到魚,流速太大無法釣魚,墜的重量一般以提拉一次,鉤墜能被流水帶下200-300毫米為好,既能“打一換一個位置”,在較大范圍內引魚,又能有相對固定的釣位。
提釣不用浮漂,鉤子大小皆可,但要越鋒利越好,線一般在0.2-0.35毫米之間。在江水平靜、流速緩慢之時在提釣部位的上游2-3米處扔一些誘餌,多是以菜餅捏飯制成的“湯團”,或干脆撒米。提釣用餌多為米飯粒,每鉤一粒。
3.釣法
提釣肘揚竿將鉤在江流的上方拋下,由于墜子帶著線迅速下沉,看得出線是帶有一定力度的。待線一下子失重“松垮”時,說明墜已觸底,等上5-10秒鐘,便揚竿提拉一次,無魚再放下,這樣依次往復,即為提釣。由于流水帶動釣餌,使之有一定飄動,水底的魚以為是活食,便來搶吸,提釣正是利用這個特性引魚上鉤。
只要水底有魚覓食,肯定會在某一次提竿時頓覺掛鉤,迅又顫動,反應突如其來,手感極為明顯,上魚了。
野釣釣魚技巧
1、如果你在工作當中想請假釣魚;就提前幾天就去河邊轉轉看看,多打聽打聽最近的魚情。
2、野釣線組保守1.5子線起步,不然遇見大的會叫你后悔當初。
3、許多釣友都喜歡騎電動車出去釣魚,切記下雨天不要叫電車鎖淋上雨水,百分之70會打不開鎖!只能找鋼鋸把鎖鋸開,沒有任何好辦法。
4、有的釣友有煙不帶火,一直給你借打火機還不讓煙;為啥呢?因為人家的'煙好啊,貴啊!!1根好多錢呢……那怎么辦呢?直接開擼!!打架另說,只需一句話就解決問題、我煙抽沒了——嘿嘿。如果他讓你兩根煙之后不給你煙抽了;自己又憋的難受,自己兜里還又煙怎么辦呢?去漁具包釣箱桿包里找找……
5、釣箱,釣椅,小釣臺哪個最實用?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話題,我可以告訴你野釣其實還是釣箱最好。不要給我說釣椅適用地形廣,誰會在坑坑洼洼的斜坡上釣魚?自己起身走動都不方便,何況遇見大物溜魚都會小心人打窩。小釣臺沒幾把用,還不如拿馬扎呢。釣箱能放餌料,夏天放個冰鎮飲料啤酒啊,里面扔上幾袋,凍成塊的‘’天馬‘’飲料。別提那個爽了!當然野釣用釣箱,必須帶一個鏟子,漁具店選最好的,100來塊的!!絕對不比挖掘機差!!釣箱的位置,用鏟子找平。再選溜魚的路線然后找平。安全第一,不是咱不會游泳,只是怕弄身泥罷了。當然話說回來,因地方環境因人而異,不喜歡勿噴。
6、“釣箱現在不光適于開車族,也更適于電動車族了!!!現在的電動車新出的一種,沒有腳蹬的。下面是一個寬30公分的平面,座位的高度,正好容納一個釣箱的位置!!本尊就是騎著電動車帶釣箱,很舒服的說。
7、發現現在的野釣釣友,都在買一些28釣的鯉竿,我想說28不適合野釣,野魚勁道太足了,太容易切。線組再+大,就怕沒有口了。一個老大爺60塊錢買的6.3竿子,37釣的,8斤的鯉魚溜了10來分鐘上岸,這10來分鐘里他獲得了溜魚的刺激,無盡的快感。我想28偏37正好,37最好,當然竿子越用越軟,還是選個28吧。
8、釣魚傘的選擇,選就選2.2或2.4米的釣魚傘,傘面夠大,下雨也不怕!!最常見的1.8-2米的傘,還是太小,下雨人在傘底下還是有點小媳婦見婆婆很扭捏的感覺。
9、餌料搭配、最常見的就是單開藍鯽或者918,有些走火入魔的還會加入雪花粉,狀態粉,紅署膏,甚至4-8種商品餌料混合一起。我只能說呵呵了,這是神餌?釣的比別人多很多。我野釣一般就是918+365+十面埋伏+紅署膏,或者918替換藍鯽。有時候單開918或藍鯽+點紅署膏,當然餌料搭配是千變萬化,但是這千變萬化用在野釣只能說自欺欺人。
10、上面提到了餌料,餌料不是漁貨的關鍵。關鍵在于釣位+玄乎其神的人品,我有好幾次經歷,比如說冬季、5個人野釣全部使用的是紅蟲,都是4.5的竿子,每個人間隔2米,就我自己有口,連續上魚,而兩邊的釣友完全沒口。導致一下午我有口到天黑,甚至他們釣我的窩子,也見不到口。而且我的線組還是3+2,比他們的還粗。這怎么解釋呢?我也不知道。
11、漲水的,落水的魚;老人都這么說,但是我發現這不是用在釣魚方面的。漲水才有魚,落水無魚……漲水,如果中間水流不大,大魚會游向岸邊,小魚會跑向中間或者不咬鉤。如果中間水流很急,大魚會隨水流走,或者在中間頂水流,亂跳,小魚反而在岸邊鬧的歡。這種情況打爆炸鉤很爽!
12、你的拋點是斜坡的話,建議還是換長竿子釣坡下釣真正意義上的底;不建議釣坡上,魚一般走墻根,在坡上釣餌料融散掉落坡下,反而釣獲了了。
13、選鉤的大小,我感覺看鉤距的寬度大小,魚吸食張開的直徑。我通常以鉤距等于魚嘴吸食張開直徑的3分之二最好;當然有保守對象魚,也不排除小鉤釣大魚。
14、黃金釣位、如果你是釣王,釣神,釣大俠,手法如何在神乎其神,占不到找不到黃金釣位那就收獲不多。黃金釣位不是釣友制約的,它是魚的生存法則,魚的必經之路也是魚認為安全的路線。至于如何找到黃金釣位,多釣多看。黃金釣位一般落實其名,它一般不會更改。有釣友說了,天氣因素,風向會大概哪個方位最好出魚;但往往還是以往黃金釣位出魚最多……
現在天涼入秋了,怎么釣鯽魚,用什么餌,釣多深的水位?
水位: 無論多深的水,都要選擇臺釣釣底,釣獲多一些。 餌料: 1:饅頭餌:制此餌很簡單:出釣時,用塑料食品袋包一塊饅頭,越新鮮越好,大小要夠此次垂釣所用,趁打下誘餌等魚泛窩的時間,拿出饅頭,去皮,滴入十到二十滴從酒泡小米的誘餌中控出的酒,然后再加入適量的釣場的水,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即成。用此餌不怕小雜魚鬧窩,而且,此餌最大的好處就是,在赤日炎炎的盛夏的中午,魚兒不太咬鉤的時候,只要窩內有魚,拋下此餌,很容易有魚上鉤。 2:取家養的柴雞蛋一只,其他雞蛋效果次之,白糖30克,面粉適量,和成稍硬一點的面團,千萬不要加水。取孝感米酒罐一只,要用剛喝了不久,沒被污染,罐壁上殘留有米酒的酒罐,如果罐壁無殘留,在和面時加入一些米酒也行。把面團放進酒罐里,用兩到三層塑料布密封起來,一定要密封嚴實,否則,面會有股酸味,不好使。一般情況下,用一只雞蛋和的面,放置兩三天就能把酒罐發滿,此時就可以用了。用時,打開塑料布,里面會有一股酒的醇香和甜味,而且,由于發酵,面會變軟,要再加入一些面粉,還要滴幾滴香油在里面,把面和成軟硬適中就行了。此餌,鯽魚、鯉魚、草魚都愛吃。用于肥水釣、野釣都行。 傳統釣餌 (1)鮮活蚯蚓裝鉤,抖凈泥土,在龍王恨麝香液體香精中蘸一下,放入釣點, 釣鯽魚、鯉魚,功效卓著。 (2)香油坊發酵的油渣,又臭又香,拌面,調至軟硬如耳垂,取黃豆大上鉤,特效釣花鏈。 (3)玉米面、白面混合,用濃醪糟和面,調至松散適宜。根據需要,調成誘餌、釣鉺、糟食。浮釣,直攻白鏈、花鏈、大草魚;釣底,又是釣鯉、鯽的佳鉺。 (4)功夫茶的剩茶葉,飼養蚯蚓,蚯蚓長勢好,繁殖快。用養成的蚯蚓釣魚,效果超出普通蚯蚓好幾倍。 (5)麥麩,炒香;玉米面,炒香;青玉米粒,搽成糊,拌炒香的麥麩、玉米面,適量調配些白面,做成糟食,釣鯉魚、草魚、鯽魚。 (6)黃豆爆香(可在爆米花處),磨成粉,用作蘸餌,釣鯉魚有特效。用兩分黃豆粉、三分白面、五分玉米面混合拌勻,用開水燙熟,做成糟食,釣鯽魚、鯉魚。 (7)紅心烤紅薯(白心也可),切成篩子塊,掛鉤釣鯽魚,釣鯉魚更好。將烤紅薯和燙玉米面混合,可做成釣餌,也可做成糟食。 (8)河邊或水庫邊,就地取薄荷葉,和干小米一起搓揉,撒入釣點,特效誘釣鯽魚,并可避免小雜魚。 (9)顆粒飼料泡開,混合燙玉米面,用泡糖蒜水調和,做成釣餌或糟食,特效釣草魚和鰱魚。
記得采納啊
石斑魚本身沒有毒,石斑魚的魚子有毒。
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,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,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,每次喂食5毫升,間隔12小時后再喂,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,每次喂食7-8毫升。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,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。
兔子被打后很焉,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,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、躲避等癥狀。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,不僅是被打會受驚,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,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。
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,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,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-2斤,最大能長到200-500斤。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,普遍體重也在23-36公斤左右,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。
烏龜被摔到吐血,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,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,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。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,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,3周內禁食,但每天喂食葡萄糖。
地址: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
電話:027-87988580
地址: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
電話:13397153577
地址: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-2門
電話:027-87002324
地址: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
電話:13377857323
地址: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-8號
電話:18971692583
謝先孝主治醫師
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,消化內科疾病診療,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。
陽炳中執業獸醫師
擅長大小寵疾病
黃家豪住院部主管
擅長麻醉學、常規外科手術
張雨龍高級助理
擅長貓科行為學、鼻腔疾病、內分泌疾病
陶虹宇藥房主管
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、實驗室檢驗學